欢迎访问西华大学俄罗斯专享会284官网!

永远的铭记——井冈山参观考察感悟

作者:李旭发布时间:2010-09-14浏览次数:229

永远的铭记
——井冈山参观考察感悟

政治学院 向元琼

    2010年7月26日至31日,政治学院再次组织了由原校党委副书记曾德祥带队,政治学院分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熊华熊华以及黄燕、许光江、陈生、张永莉和我6名教师到江西井冈山、南昌、庐山和湖南韶山等地参观考察活动。在历时6天的行程中,我怀着无比崇敬、喜悦和期待的心情以及对革命老区崇高的敬意,终于踏上了这片曾经激励无数革命志士前仆后继、浴血奋战的热土,身临其境感受中国革命精神,参观了井冈山、南昌的八一广场、八一英雄纪念碑和湖南韶山的毛泽东故居和花明楼刘少奇故居等。给我心灵震撼最大的是在井冈山的参观考察。

     28日我们乘坐汽车前往井冈山, 车上的我们心不由自主地充满了期盼。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山势高大,地形复杂,主要山峰海拔多在千米以上。井冈山山高林密,沟壑纵横,层峦迭峰,地势险峻。其中部为崇山峻岭,两侧为低山丘陵,从山下往上望,巍巍井冈就如一座巨大的城堡,五大哨口是进入"城堡"必经的"城关"把守此地,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1927年秋,毛泽东朱德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在这里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正确道路。因而井冈山以"革命摇篮"而饮誉海内外。井冈山的革命斗争史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年零四个月,但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朱德同志为此亲笔题词:“天下第一山”。

    蜿蜒盘旋的山路上,一辆又一辆旅游大巴,载着一批批慕名而来的参观者向井冈山进发。海拔不过千余米的井冈山,与三山五岳相比,并不算巍峨挺拔,但在改革开放后的今天,却有越来越多的中外人士来此寻根问底,探究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从胜利走向胜利。

    车外就是八百里罗霄,五百里井冈,高山迭影,逶迤纵横,漫山遍野都是郁郁葱葱的绿色,时时可见深山处有白雾升腾,恍如仙境。此时一路上的想象,一路上的描述全都变得不再重要,让我惊诧的是这个“燎原星火”、这个“红色圣地”给我的第一印象却是满眼的绿,千百种绿深浅交错被云雾配合着形成了美妙的层峦迭嶂。但你走近观察可以发现,这里的土壤又是红色的。不知这是否早就预示了这是一片红色政权蓬勃发展的土地。井冈山,是一块红色的土地;井冈山,是一个绿色的宝库。“四面重峦叠障,五溪曲水萦。红根已深植,今日正繁荣。”这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1960年访问井冈山时对井冈山发展的评价。   

    井冈山的小镇茨坪,昔时曾是革命大本营,现在是井冈山市一街办所在地。夜晚流彩的华灯下,流波叠翠。不到200米长的集市两边,全是销售土特产品的小店,竹、木、石工艺制品,山野动植物产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深山小市彻夜明亮的灯光,呼应了当年燎原的星火。改革开放的汹涌大潮,打开了这远离繁华的山门。一条小街折射了时代的光影,也凝结了井冈山人的智慧,再现了他们的聪明。    

    我们怀着无比景仰的心情来到了革命烈士陵园。它是井冈山中心景区新辟的主要革命人文景观,位于茨坪北面的北岩峰上。来到这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横式牌坊园标“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九个烫金大字,为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老红军宋任穷同志题写。进门后,经过花坛园庭,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109级台阶,威严肃穆的纪念堂就矗立在山顶上。宽阔平台台阶分为两组,第一组49级,象征1949年新中国成立。第二组60级,寓意陵园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六十周年的1987年建成。陵园整体建筑包括陵园门庭、纪念堂、碑林、雕像园、纪念碑五大部分。烈土纪念堂有“井冈山根据地革命烈土永垂不朽”的匾额,纪念堂由瞻仰大厅、陈列厅、吊唁厅和忠魂堂四个部分组成。瞻仰大厅正面镌刻着毛泽东题写的“死难烈土万岁”六个烫金大字;忠魂堂里有黑色大理石上嵌刻的一万五千七百四十四个革命烈士英名录和无名烈士纪念碑。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七十年前在井冈山短短两年的艰苦战斗中牺牲的烈士大约有八万,有些烈士甚至找不到完整的尸首,考证不到他们的姓名。八万,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八万人战斗的场面是怎样英勇的场面,八万人洒下的鲜血足以染红井冈山的每一寸土地。我们脚下每迈出的一步,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与生命铺垫而成的. “松柏翠竹掩忠骨,英雄业绩万古垂”。在这块红土地上,无数的先烈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共和国的诞生。面对先烈们的忠魂,我们集体列队在吊唁厅前鞠躬、凝思,以此寄托对革命先辈的缅怀之情。

    我们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博物馆用大量文字和图片并有实物记录了中国工农革命军从1927年9月直至1930年期间的整个过程.分别展出了红军时期的烈士事迹和先烈的遗物,井冈山革命时期的战斗事迹和风风雨雨完整的在九个展厅里重现。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是一个全面陈列和宣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斗争历史的综合馆。在这里,展出了大量红军时期的烈士事迹及其遗物,通过大量的历史文物和详实的历史资料,我们详细了解到了那段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历史;在这里,井冈山一路走过的风风雨雨仿佛一幅浩浩长卷在我们眼前重现;在这里,两年零四个月,在历史长河里只是短暂的瞬间,中国共产党擎起了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第一面旗帜,毛泽东在井冈山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所开辟的中国革命道路,却续写了跨世纪的辉煌。在这里,我更加深刻领会到了井冈山精神的精髓——“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创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这是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以及在井冈山革命斗争中牺牲的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写就的,如果没有井冈山精神,就不会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就不会有井冈山革命斗争的胜利,更不会有中国革命的全面胜利,井冈山革命精神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精神支柱。从井冈山开始,星星之火燃遍九州。井冈山,中国革命的摇篮!

    “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英雄的业绩与壮丽的山河交相辉映,构成井冈山得天独厚的风光特色。我们驶向了井冈山的瑰宝──龙潭。龙潭因其周边的五潭十八瀑而闻名,又因其中的五龙瀑而得名。只见河水在峡谷中左突右冲,不断向谷底跌落,形成了梯状的五个气势磅礴的瀑布和深潭。云开雾散,艳阳当空,一边眺望着远山,一边体味着近水,我们真的有了种融入大自然的感觉。

    第二天上午我们首先来到了位于茨坪西北17公里处著名的黄洋界哨口,黄洋界是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这里海拔1343米,因黄洋界经常浓雾弥漫,好似汪洋大海一望无垠,故又名:汪洋界。黄洋界是井冈山最险要的哨口。身旁的炮台、身后的纪念碑和具有传奇色彩的迫击炮仿佛在默默地讲述着几十年前旌旗猎猎、鼓角豪鸣、红军战士英勇杀敌誓保黄洋界的战斗场面。我仿佛听到了嘹亮的号角声,听到了战场上奋勇的杀敌声。1928年8月30日,湘潭两省敌军四个团趁我军防守空虚之际,前来进攻黄洋界。红军第四军以不足一营的兵力,发动地方武装,英勇善战,凭险抵抗,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一所哨兵营房孤立在山顶之上,里面光线很暗,依旧保持着简陋的原貌,可见那时条件的艰苦.不远处就是黄洋界战壕,短短数十米黄泥挖出的土坑就是红军战士们以寡敌众,誓死坚守的阵地。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座凝聚了红军战士不灭血魂的“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高达12米,昂首挺胸的直立在黄洋界口。前面竖立着一块横碑,正面是毛泽东手书的那首著名的《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下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一路台阶走下去清晰可见朱德挑粮小道,当年朱德就是从这儿每天往返100多里路程,带领红军战士下山跳粮,留下了“朱德的扁担”佳话。      

    我们接着参观了小井医院,这是红四军医院旧址,十分简陋,颜色呈灰黑色,如浴火后的残体。当年,为了改善红军伤病员的医疗条件,湘赣边界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决定建设较好的红军医院。红军官兵们纷纷将平时发的伙食尾子募捐出来,军民们自己动手,就地取材,在小井建成了这所杉木皮盖的屋面、全木质结构、上下两层共32间的红军住院部,取名“红光医院”,里面光线很暗,条件更是无法想象的简陋,当年红军洗伤口盐水不够就用石灰水。可正是这里,医治了许许多多将士,使得他们能再上战场与敌厮杀。当时医生很少,药品极缺,医务人员自己采挖草药,自制医疗器械,充分利用从敌人那里缴获来的药品医治了许许多多的革命将士,为中国革命胜利立下汗马功劳。然而1929年1月下旬,由于叛徒出卖,红四军医院遭到了敌人包围,130多名红军重伤员来不及转移,惨遭敌人杀害。如今小井红军伤员烈士墓和烈士纪念碑就是有力的证明和无言的丰碑。看着木板和白布托起的手术台、木头定做的手术洗手盆、用竹片磨制的手术刀、用了又用的绷带等等我感到了沉重和肃穆,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眼前仿佛又呈现出中国共产党在峥嵘的革命岁月中艰苦卓绝的斗争情景,仿佛看到了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画卷;也深深激励着我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以更加振奋的精神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1927年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先居住茨坪,后居住大井。院内坐落着数幢平房,黄墙黑瓦,土灶木床,俱已老朽。伟人已逝,唯有这些古物默默地在岁月的侵蚀下慢慢斑驳,仿佛在静静地诉说着沧海桑田的变迁。屋内设施简陋至极,中间客厅一张方木桌,用于召开党政军
会议,除此之外,别无长物。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毛泽东撰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光辉著作,系统总结了创建井冈山根据地的经验,提出“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战术战略。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红色根据地在这里建立,党的领导在这里得到加强,中国革命从这里走向胜利,星星之火从这里燃遍九州。在这里,无数革命先辈为革命胜利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不惜抛头颅、撒热血,粉碎了敌人一次又一次围剿,壮大了革命队伍。“坚定信念,艰苦奋斗,敢创新路,实事求是,依靠群众,为广大人民谋利益,勇于胜利。”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 

   这一次有机会来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这块红色沃土参观学习,让我心灵深处受到了一次新的震撼,增强了党性和理想信念。开阔了视野,对中国革命的历史增强了感性认识,有利于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受益匪浅。特别是井冈山革命精神,给我很大的启发和教育。
   第一, 让我永远铭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浴血奋战,艰苦创业,使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发生了根本性转折,使中华民族结束了旧时代,开始了新纪元。是中国共产党的励精图治,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人民从受人奴役到当家作主。  

第二,井冈山革命精神让我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创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是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以及在井冈山革命斗争中牺牲的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写就的,作为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员,我们应当坚定地继承和发扬井冈山精神,坚定远大理想信念,为实现党的近期目标奉献自己的一切。首先,井冈山精神就是要有坚定的理想和不渝的信念,这是无论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应该体现的。当工作遇到困难时,当理想变得遥不可及时,我们是不是仍然保有那份坚定的信念和对理想的永恒追求。其次,井冈山精神就是求实创新的精神,无论工作或学习,只有树立创新探索的精神,勇于开拓进取,摸索出更为简便、实效的新方法,才能在工作、学习中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为什么井冈山革命的星星之火能够燃遍全国、走向胜利?靠的就是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始终不渝的信念。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样需要理想和信念。
  第三,井冈山革命精神让我更加坚定宗旨意识。我们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党的性质决定的。井冈山精神中有一条就是依靠群众,如果没有这一条,没有群众的支持和力量,就没有井冈山革命的胜利,也就不会有中国革命的胜利。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人民群众,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才能实现我们伟大理想和目标。我们要继续发扬依靠群众得胜利的井冈山精神,团结人民群众、组织人民群众、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带领人民群众,与人民群众齐心协力,为中华民族新的伟大复兴,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四,通过此次参观考察,我的心灵一次又一次受到震撼,我又一次受到了深刻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不仅感觉到老一辈革命先烈的伟大,更觉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如今我们的优越生活是老一辈革命者用鲜血换来的,我们只有努力地工作,才能够对得起前辈们给我们创造的新生活。井冈山精神不是一句空话,理想和信念实在太重要了。我今后一定要发扬红军的光荣传统,将井冈山精神贯穿到我的人生、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去,以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做好本职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带着井冈山精神,我们告别了井冈山。再见,井冈山,我们心中的天下第一山!愿您的雄伟和美丽永驻人间;愿您的革命精神世世代代传承!虽然告别了井冈山,但我会将井冈山的精神发扬光大, 发扬革命传统,勇于创新,让先辈们的革命成果更加辉煌,让井冈山的精神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那井冈山的红色将是我人生坚定的信念,也是我人生力量的源泉。

责编:

编审: